有歷史的城市,它的過往並未消失。縱觀廣州路名,八旗二馬路的前塵往事就奔流於市井表象之下。清代駐粵八旗官兵來粵駐防時從水路上岸,東堤成為當時旗兵活動的重要區域,後來該地拆建馬路時,就把八旗會館所在地段馬路稱為八旗二馬路。
  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從這裡路過,從這裡走向繁華喧囂的北京路。八旗會館、接官亭……那些歷史的遺跡早已湮滅在時光里,八旗往事和一個朝代的記憶卻未曾消散在煙雲里。八旗文化博物館來客留言本上的滿文留言,“長白山,珠江水,都是我們可愛的家鄉”的悠悠歌聲,帶我們追尋一段羊城的八旗往事。
  因旗人駐粵而得名
  從東山口出發,經東華南路轉入東堤二馬路直行,再經過廣舞臺二馬路,便來到八旗二馬路。八旗二馬路與沿江中路平行,靠近天字碼頭,東與東園路交界,西與北京路交界,全長約600米。
  八旗二馬路,擁有這樣一個滿族味兒十足的名字,有的街坊會自然認為這裡曾是清代旗人聚居之處,其實不然。事實上,八旗二馬路一帶歷史上沒住過一名八旗子弟。
  1756年,由於廣州府地位日益重要,也因為“裁汰漢軍大半”,乾隆帝開始派駐滿族八旗攜眷來粵合駐。按清朝規定,駐粵的滿、漢八旗兵都住在城區的西隅,自成一個旗人小聚居區。
  廣州市滿族小學創辦人、曾任廣州市滿族聯誼會會長的汪宗猷編著的《南粵滿族文集》中提到,在廣州雖然沒有劃定滿城,但還是划出了滿洲八旗的居住地域,很是嚴格,一點不能混淆。按規定,滿洲八旗子弟住在廣州城裡,不准離城10里,也不允許經營工商業。駐防的區域東到四牌樓(今解放中路)街中心起,西到西門城牆(今人民中路),南自大德街(今大德路)歸德門城牆起,北至光塔街(今光塔路)街中心。
  那麼,城東面為何會有一條名叫八旗二馬路的路?
  在《廣東滿族史》一書中,記者找尋到了答案:之所以在這條馬路上出現“八旗”之名,作為清朝官吏從水路到廣州時都在天字碼頭(位於現北京南路南端,現改為珠江南岸的一個輪渡碼頭)上岸,然後走這條馬路去八旗會館(現八旗二馬路小學附近)休息,然後由八旗子弟及有關人員到接官亭歡迎,名曰:“接官”。經過一定的歡迎儀式後,才進城上任。
  八旗官員卸任離開廣州時,也是在此亭“恭請聖安”,然後才下船起航趕路。天字碼頭由此成為只供官員使用的碼頭,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老百姓都稱之為“天字第一碼頭”,“天字碼頭”就這樣被傳開,而且成了它的正式名稱。
  八旗會館和八旗二馬路雖都不在旗人區,但是都與駐粵八旗人員關係密切,這才冠以“八旗”的名號,它們都是當年滿族八旗官兵來廣州駐防的歷史見證。
  八旗會館舊址僅存石碑
  在八旗二馬路與德政南路口附近的112、114號,馬路旁矗立著一塊石碑,這已經是八旗會館僅存的標誌。石碑上寫道:“八旗會館位於八旗二馬路北側,德政南路東側,清初為供駐粵八旗官員從水路來粵的暫居住所,後來成為水師旗營操場,最後成為供八旗同鄉、同行聚會寄寓的會館,稱之為八旗會館。”
  民俗專家、旅游散文作家伍嘉祥表示,八旗會館最初的稱謂見諸文字是在19世紀末所撰的《粵海關十年報告》中,執筆者是粵海關稅務司的洋人,叫雷樂石。
  報告說:“在廣州共有23個會館或同鄉會,其中一個是旗人的會所……此旗人會所,經費來自募捐囊助,用地向當地申請撥予,撥予的地塊以前曾是軍營……”該報告還提到這是“中國工程礦業公司新建的貯煤倉庫”。1907年由德國印製出版中英文對照的《廣東省城內外全圖》,是德國工程師舒樂測繪製作的,圖中明確標示此處為八旗會館。
  1929年6月20日中午時分,一聲巨響,炮彈聲、子彈聲響徹廣州城,八旗會館突發大火燒了兩個多小時,頓成一片廢墟。事後查知,大火是第三後方醫院內蔣桂戰爭中的粵軍傷兵,玩弄手榴彈失手,殃及軍械庫所致。
  這場無情大火使八旗會館蕩然無存,以致至今未能尋得圖片資料一睹八旗會館的真容。
  按史料記載,清朝官吏在天字碼頭上岸,再走八旗二馬路去八旗會館休息,然後由八旗子弟及有關人員到接官亭歡迎。
  追隨著歷史的足跡,記者在北京南路南關電影院一旁找到了一條名叫接官亭的小巷子,記者問了4位老街坊,他們均表示,對這個小內街曾經的歷史不甚瞭解,而路口硃紅色的牌坊已是這裡僅有的回憶。
  清代,南下官員入珠江口、過虎門、經黃埔,到達羊城,在天字碼頭靠岸,接官亭幾乎每天都熱鬧非凡,當時這裡建有一座別緻的亭子,不許一般游客游覽和休憩,而是專供官員使用的。
  如今毗鄰北京路步行街的接官亭,靜謐中帶著點落寞,可有誰人知,當年它有多威水?《廣東滿族史》記載,1893年3月10日,包括兩廣總督鄧廷楨在內的大小官員,一早齊集接官亭恭候,原來是在迎接肩負禁煙重任的欽差大臣林則徐。這次迎接空前隆重,接官亭一帶可謂萬人空巷,百姓支持禁煙,可見一斑。
  民間博物館再現歷史點滴
  天字碼頭和中山六路上人來人往,繁華如昔。走在八旗二馬路上,除了一些舊的建築宛如記載歷史的紀念牌之外,再沒有多少歷史的影子,八旗鐵騎早已絕塵於歷史故道。
  從八旗二馬路轉入德政南路,步行不到5分鐘,一棟5層樓高的博物館出現在記者的右手邊,古色古香。一問方知,一二樓是越秀區首家由民間收藏家自主建設管理的民間博物館“普公漢代陶瓷博物館”,而5樓則坐落著由珠光街道挖掘自身特色歷史文化創建的省內首個八旗文化博物館。
  走上5層樓,不到200平方米的展覽廳內,通過大量的歷史資料、圖片和實物,從“八旗的由來與發展”、“八旗子弟駐防廣州”、“旗人在廣州的生活文化”三方面進行展示,重現八旗官兵駐防廣州的歷史。
  “廣州是嶺南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清朝八旗軍在兩廣的重要駐防地。八旗軍駐穗期間,在廣州城內有專門的旗人區,珠光街雖在旗人區之外,但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旗人在此活動頻繁,史跡遺留還是頗為豐富的。”負責組建博物館的珠光街黨工委書記龔靖告訴記者。
  據介紹,八旗博物館在2013年11月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館內展出的旗袍、頭飾等,都是旗人後代捐贈,此外還有旗人用過的馬鞍、兵器等。
  在八旗博物館待了一個早上,記者留意到前來參觀的市民雖不多,但兩位講解員始終熱忱地向每一位參觀者介紹八旗子弟在廣州的歷史與現狀。
  講解員黎綺雲本是珠光街黨建指導員,自小喜歡文學、對歷史感興趣的她在博物館開館後,便來到講解員崗位上。“可是瞭解這段歷史的市民並不多,願意聆聽這段過去的就更少了。”黎綺雲感嘆。
  被黎綺雲視若珍寶的來客留言本上,一頁一頁寫滿了來客們的感言,甚至還有滿文的留言,她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在穗的旗人後人寫上的,“有的後人在看完展覽後,抱著我哭,邊哭邊說感謝你們讓我讀到了祖輩的過去”。也正是這樣每一個感動的瞬間,讓黎綺雲堅守在八旗博物館第一線。
  小小的八旗博物館,寄托著大大的民族融合情。伍嘉祥在其作品《鐵騎遠去 羊城留蹤》中描述到,當年,在廣州“旗人區”里,駐粵八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習俗。然而,文化在交流融合,感情在融通加深,150多年來街坊鄰裡有來有往,南北文化、滿漢文化在這裡碰撞交流。
  “國語騎射”荒廢了,尤其是滿語,被一種以北方語言、京腔京韻為基礎,融入大量廣府方言詞彙和語法的“廣州滿洲話”所取代,在旗人區的“滿族部落”中流通起來;蔥油餅、窩窩頭、大碗酒、大塊肉豪氣乾雲的東北老饕,漸漸寄口福於大米飯、煲靚湯、生猛海鮮、精細化烹飪上,東北的火鍋燉菜也演變成羊城的“打邊爐”。而豆沙包、薩其瑪、滿漢全席、旗袍、西關大屋的滿洲窗……滿族的一些古老習俗也逐漸滲透到廣州市民日常生活中。
  記者手記
  瞭解了,感受就不一樣了
  身為老廣的筆者,小時候最愛與小伙伴們玩地名街名的接龍游戲——一德路、二沙島、三元裡、五仙觀、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馬路、上下九、第十甫。那時,八旗二馬路對於幼年的筆者而言,很是神秘。“為什麼這條馬路要叫這個名字?是不是真的有旗人在此居住?”
  八旗二馬路、八旗會館,這些以“八旗”命名有關清代的歷史文物和遺跡經歷風雨變革,今天這樣的歷史線索已經為數不多。時光倒流到1756年,廣州光塔街以南至大德街(今天光塔、紙行、詩書及解放南)一帶,均是滿族八旗兵駐防範圍,直到1911年,這種局面仍沒有大的變化。八旗鐵騎和滿族女人的旗袍伴隨著這座城市走過了一個半世紀。今天,道路早已沒有了八旗鐵騎踏過的痕跡,就連那段歷史也逐漸隱匿在厚重的史冊之後。
  有堅持,有融合,有繼承,有發展,一條街道背後的滄海桑田映照著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進步。八旗兵的馬蹄遠去了,生活還在繼續。就是這樣,歷史用這種方式嫁接在廣州人的生活中,讓他們感覺城市和自己的血脈聯繫。
  街坊聲音
  長白山,珠江水都是我們可愛的家鄉
  “傳統已經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我的心裡了,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也是在每年特定的時候,遵循這些老規矩,不忘記我們是滿族人。”關興如是感慨。
  關興,滿族人,祖籍黑龍江,只回過3次老家的他已經在海珠中路居住了大半輩子,家人們也早已過著很地道的粵式生活:喝著早茶,煲著靚湯,說著粵語,看著港台劇。
  但是在春節“過大年”的那一天,關興依然遵守著流傳下來的習俗:要買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除夕半夜子時要吃餃子,還要把幾枚洗乾凈的硬幣暗放餃子中。在他小時候,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但現在他告訴記者,叩頭禮也與時俱進地免了。
  關興坦言,對於八旗二馬路的歷史,他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每當有機會經過這一條馬路,看到路牌的那一瞬間,心中總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親切感與認同感,“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
  在跟記者聊天的過程中,關興多次提及一位已去世5年的老人家汪宗猷,“我只見過汪老2次,他被我們稱作滿族‘活字典’”。他告訴記者,汪老在世時有4個理想:在廣州建一間滿族人學校、建一座滿族人的墳場、寫一本廣州滿族歷史書、成立一個滿族人民間團體。“他走之前,4個願望都實現了。”
  記者事後查閱汪宗猷事跡瞭解到,汪宗猷家族在廣州扎根源於滿族八旗兵駐扎佈防,乾隆二十一年,鑲紅旗汪全德隨部隊移駐廣州——汪宗猷就是汪全德的第八代子孫。汪宗猷熱衷民族事業、教育事業。1946年,他參與籌辦“廣州市私立國光小學”,並任校長,該小學後來改名廣州市滿族小學;也參與創辦全國首家少數民族團體——“廣州市滿族聯誼會”;晚年醉心廣州滿族歷史研究,出版著作15本。
  “長白山,珠江水,都是我們可愛的家鄉。”這是廣州市滿族小學校歌里的一句歌詞。寥寥數筆,道出了廣州滿族對家鄉綿綿不盡的思念,也唱出了他們對花城廣州的無限熱愛和認同。
  地方志說
  八旗二馬路與沿江中路平行,東起東園路,西至北京路,與德政南路、文德南路相交,全長約600米。其南面沿江中路曾名為八旗大馬路。此兩個路名起源,有一說法是鴉片戰爭後,附近一帶是清朝駐粵八旗水師營的營房、練兵場和箭道。附近的水師後街、營房巷、操場前、箭道巷得名均源於此。新福直街15號附近曾立有一塊石碑,上刻“水師旗營操場西北界”。還有一說是因為此處有奉、直、東八旗會館。此會館為奉天(遼寧)、直錄(河北)、山東三省的八旗官紳所創建,曾是他們請客宴會之地。八旗會館位置約在今廣東省航運廳所在地。駐粵八旗包括正黃、正紅、正藍、正白、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始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終於宣統三年(1911)。據《東山區志》記載,19世紀中葉,傳教士羅孝全曾在廣州東石角,即今八旗二馬路北段,建立廣州市首座基督教教堂,稱粵東浸信會堂福音堂,從事傳教活動。位於太平沙南面(今屬南堤二馬路)的南園酒家帶旺了八旗二馬路。南園酒家開業於晚晴,民初再度揚名源於綽號為“乾坤袋”的陳福疇。20世紀20年代初,南園名揚四海,可惜毀於日軍侵華廣州淪陷時期的一場大火。2000—2001年,根據北京路建設工程內容,越秀區調整八旗二馬路主幹道,該路段再度成為集購物、旅游、休閑於一體的商業區。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賀坤
  ●策劃:薑玉龍 黃小晶 譚亦芳 鄭佳欣
  ●統籌:鄭佳欣 陳文敏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張西陸 實習生 任飛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
  您是否瞭解,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您是否還記得,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寫下它們吧,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
  我們期待您,與我們,與城市,一起分享您的故事。
  請@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126.com  (原標題:八旗二馬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wjs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